文/ 卢太卫 陈荣霞
“你们不用采访我,要多采访西高村的父老乡亲们。” 7月2日,记者来到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本想采访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西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全顺,没想到刚见面,他直接把记者“推”了出去。
“你就不怕别人说你的坏话?作为一名村干部,不可能对得住村里的每一个人。”看着李全顺这样干脆,记者也直截了当。
“不怕,我做过的每一件事,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使我曾经得罪过某些人,那肯定是他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李全顺自信地说。作为公司老总、村官,李全顺很忙,说话的当口,他便又去处理别的事务了。
农电改造,机井配套,修路富民,惠民举措直达田间地头
夏季的乡村郁郁葱葱,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色。西高村的土地,以种植蔬菜居多,此时的豆角、西红柿压弯了棚架,时令小青菜青翠欲滴,好不惹人眼。虽然天气炎热,成熟收获的喜悦,让村民没有了酷热的羁绊,辛苦忙碌在乡间地头。
此时,村民王新文正在田里施农家肥。王新文今年66岁,精神矍铄,一提到李全顺,他便赞不绝口。“现在村里有犁耙齐全的大拖拉机,还有适合小地块的农用拖拉机,收个庄稼,种个地,那真是一个方便。这都是得益于李全顺。”去年2月份,李全顺看到一些村民因为没有合适的农机具而延误了农时,他急在心上,立即决定购买犁耙齐全的大型拖拉机,解决村民耕田的困难。后来,李全顺又发现西高村还有许多面积较小的庄稼田,大型拖拉机进不去,就决定再买一台适合小地块使用的农用拖拉机。50多名村民自发敲锣打鼓的给李全顺送锦旗,衷心感谢李全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正说着话,送肥的大卡车直接开到了地头,王新文忙碌起来。20多分钟后,一大车“粪水”便灌进了农田里,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臭味。记者感叹他的辛苦,王新文笑着说:“这方便多了,以前这些农家肥都需要人挑到庄稼地里的,现在水泥路直接修到了地头,大车开进来,上肥、耕种、收获,省去了好多人工。”
记者这才留意到西高村的田间路均是水泥路,虽不太宽敞,但很平坦,村民骑着车子,直接到自己的田间。村民任富荣干完了农活正要回家,她是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田里的,农具放在车上,很是省力。任富荣说:“现在,农田里耕作的大多是年纪偏大的人,扛个锄头、带个铁锨很是不方便。现在好了,道路方便,骑个车就到地里,人不用出大力。”任富荣是个健谈的老人,她指着旁边的一座小房子接着说:“这是我们村的机井房,里面水泵、电路配套齐全。需要浇地,只要拿来钥匙推上闸就行了。过去浇地时,不但需要这家借水泵,那家借电线,还得把水泵、电线、闸刀拉到地里,拉来拽去的,每年最怕的就是浇地,尤其是年纪大的人。”
说起李全顺为村民所办的实事,那真是比树上的树叶还稠,坐在这里说几天也说不完。去年,李全顺出资8万多元为西高村安装的路灯亮起来了,村民再也不用为夜晚出行担心了;西高村的道路因年久失修变得凸凹不平,每逢雨天就会积水四溢,李全顺毅然拿出60万元修建了近900米水泥路,并配套修建下水管道。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找到李全顺没有不伸手援助的......
农电改造、机井配套、修路富民,这些直达田间地头的惠民工程,在今年“五一”前夕全部完工。仅今年这三项惠民工程,就投资了近60万元。李全顺说过:村民是杆秤,称我有多重;是否为村民,大家来评定。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勤俭节约,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做到
经过了一上午的采访,记者感到口干舌燥,肚子也饿了。看看表已经中午11:50,想起李全顺说中午饭他安排好了,怕他等急,就急急忙忙往公司赶。
到了公司,没见李全顺的影子,也不知道他安排吃饭安排到哪里了。电话联系,李全顺说:“公司是中午12点开饭,还有几分钟的时间,你们到厂里转转,还可以随便采访几个工人。”看看这个李全顺,到了饭时,不招呼客人吃饭不说,还要让记者满负荷工作。索性把吃饭先放一放,来个就地采访,到食堂趁工人吃饭的时间聊聊。
记者来到食堂,工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打饭了。几个工人端着饭碗坐到了餐桌旁边。他们有的吃卤面,有的吃大米。据工人介绍,他们每天的饭菜不重样,尤其是中午这顿饭,有几样饭菜可以挑选。不过必须按照自己的所需打饭,不能有剩饭,即使真有剩下的饭菜,可以打包带走,也可以存放在食堂的冰箱里,到下顿饭食堂可以免费为你热热了再吃。真是这样的吗?记者有点儿怀疑。
如果确实有饭局,李全顺去外面吃饭时,他也是杜绝浪费,把饭店剩下的饭菜都打包带回来再吃。有人说李全顺傻、憨,自己挣得钱不会花,不会享受生活,他为村民、公益事业慷慨大方,对自己却严格而苛刻。他和工人穿一样的工作服,一起到职工食堂排队吃饭。外来的客人,一律是到食堂吃饭,并且不开小灶,不另外做饭加菜,和工人们一样吃在一起,这样一年就为厂里节约招待费几十万元。这次记者当然和别的客人一样,吃的是李全顺安排好的饭菜:一份大米,一份鸡蛋西红柿。虽然很简单,但却觉得津津有味,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像李全顺这样,一年全国将会节省下多少钱和粮食?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俭省节约,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这就是李全顺。
造福乡邻,回报社会,敬老爱幼,全心全意为村民谋福利
下午1点多,记者来到西高村的村子,开始了下午的采访。此时正是午间最炎热人犯困的时候,路上的行人很少,想找几个采访的人,确实有点儿困难。
在一家小商店里,店主昏昏欲睡,当记者问他:“你了解李全顺吗?”他一下子来了精神,站起来说:“你们是来采访李全顺的吧,他可真是个大好人。”自从李全顺当上村官,村里困难户都得到照顾,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没有人上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支部建设等项项工作都走在前面,西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从当选村委主任第一天,李全顺就对全村群众公开承诺:“乡亲选我做‘村官’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花村上一分钱,不吃村上半两面。请全体村民监督我,发现我有损害村民利益的事,按一万倍处罚我。”
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10年来,他没领过村里一分钱工资,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的差旅费,反而是他把政府发给他的工资分毫不留地分发给村干部,还把政府发给他的奖金分发给村上的五保户。
自从他当上村官后,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村里面貌变新了,李全顺投资改善村委办公条件,为村里修路、开挖排水沟、安装路灯、亮化美化街道、建设健身康乐园、安装监控器,让村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
捐资助学,李全顺自费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对村校学习好的优秀学生和考上大中专各类学校的学生分类进行奖励;
给村民办福利,每年中秋节给全村农民发月饼,春节给村民发香油、白糖等食品物品;
给干部发奖金,每年年终都给村干部发奖金,鼓励村干部多给村民服务办实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全顺第一时间在村里、厂里召开“情系灾区、***爱心”动员大会。在公司他个人当场捐资5万元;在西高村他又带头捐资500元;在卫滨区工会抗震救灾活动中,他捐资1000元;之后他又缴纳了200元特殊党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李全顺在“情系玉树、爱心无限”当场捐款10万元。
他也确实是一位好儿子。他自己没有爹娘,却把村里所有的老人都当成爹娘进行照顾。据不完全统计,在他当上村官以后和以前的近20年里,先后有300多位老人长期得到过他的照顾,目前被他照顾的还有280位老爹老娘。李全顺常说:“西高村的老爹老娘和我娘一样,他们辛苦一辈子,晚年了,都该享受儿子的孝心啦!”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今在西高村随便问一位老人,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李全顺对他们的好处。
60多岁的张宗兰等8位老人自发组织老人歌唱队,把李全顺带领老爹老娘外出旅游的事迹编成歌曲《全顺带咱去旅游》,她们在歌中唱道:“走呀走呀走呀走,夕阳足迹遍九州,我们偎着李全顺,日子甜在心头。走呀走呀走呀走,关爱老人唱全顺,热泪满面流。”
她们又编了一首《夸夸咱们的好书记好村长》,她们在歌中唱道:“咱村里有位好书记好村长,时刻刻为咱村民想。全顺自从到咱村,把咱们老人当爹娘,吃的穿的全都发呀,还每人每月发50元零花钱,咱有好书记好村长,欢欢乐乐度晚年。”
诚信经营,做强企业,回报党恩,为政府分忧为党旗争辉
“至今我们公司没有一名业务人员,只有几个接电话的服务员。”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后勤保障人员吴文来介绍说,“我们公司虽然没有业务员跑市场,但实际上却有成百上千的业务员帮我们跑市场,因为质量、信誉和良好的口碑,使公司客户成了我们的业务员,他们会帮助我们义务宣传的。”
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极为普通的镀锌丝、圆钉,仅新乡市周围就有500余家大大小小的同类企业,可想而知,市场竞争是多么残酷。在外部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产生合理利润来发展企业,李全顺坚决贯彻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确保质量,杜绝浪费。他重视从进料到出厂各个生产环节的层层把关,把内耗降到最小,把产值达到最大。
“时刻为消费者利益着想,产品不能使用,包退包换,负责往来运费,每件赔偿50元损失,数量不够缺一赔十”,这些承诺更是印在产品包装箱上,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曾经出现过的产品问题,李全顺都如数兑现了承诺,使消费者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损失同时更是取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消费者指名道姓要李全顺产品,订货电话每天接连不断,提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公司镀锌车间主任高宝军说,在以诚信办企业原则的坚持下,在处处为消费者考虑和有着长远战略目光的前提下,公司赢得了许许多多销售商和消费者。公司规定把全部货款打到公司账户上,公司才安排生产。销售商和消费者也是如此信任李全顺,全部一次性付款,即使这样产品照样供不应求。
李全顺每天总是很早就到厂区,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和早到的员工们打招呼,了解情况。他关心职工,从不拖欠职工工资,超过1天发工资,就给予1%的补偿。他的做法,确实让很多工人吃了定心丸,在公司工作十年、二十年的大有人在。
商海沉浮20多年,全顺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求真务实的农民出身的现代企业家,李全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作为拥有数亿资产的企业家,他永远保持着勤劳善良、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作风。他带领全顺人把无限的工作***都投入到了他的全顺事业中,并确立 了“铸造精品王牌,打造百年老店”的远大目标。
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张祖新说,李全顺在卫滨区工业园区成立河南全顺铜业有限公司,3期共投资43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21.86亿元,实现利税23.6亿元。
该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设备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士,产品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企业生产的高精铜箔、集成电路排线、集成电路底板材料等产品用于航空航天设备、导航设备、飞机仪表、军事制导系统、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配套锂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手机电脑线路板等电子元件。
该项目上马后,河南全顺铜业有限公司将成为全国铜产品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届时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届时,全顺铜业将以强有力的技术、管理团队以及良好的声誉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定会将全顺铜业办成全国铜产品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那时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当所有喧嚣过后,真正能够被历史所铭记的,还是那些利国利民的人和事。从百姓的口中,得到了一个真实的李全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只有时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一切以百姓的意愿为皈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政绩。
“你们不用采访我,要多采访西高村的父老乡亲们。” 7月2日,记者来到卫滨区平原乡西高村,本想采访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河南省全顺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西高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李全顺,没想到刚见面,他直接把记者“推”了出去。
“你就不怕别人说你的坏话?作为一名村干部,不可能对得住村里的每一个人。”看着李全顺这样干脆,记者也直截了当。
“不怕,我做过的每一件事,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即使我曾经得罪过某些人,那肯定是他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李全顺自信地说。作为公司老总、村官,李全顺很忙,说话的当口,他便又去处理别的事务了。
农电改造,机井配套,修路富民,惠民举措直达田间地头
夏季的乡村郁郁葱葱,一片丰收在望的景色。西高村的土地,以种植蔬菜居多,此时的豆角、西红柿压弯了棚架,时令小青菜青翠欲滴,好不惹人眼。虽然天气炎热,成熟收获的喜悦,让村民没有了酷热的羁绊,辛苦忙碌在乡间地头。
此时,村民王新文正在田里施农家肥。王新文今年66岁,精神矍铄,一提到李全顺,他便赞不绝口。“现在村里有犁耙齐全的大拖拉机,还有适合小地块的农用拖拉机,收个庄稼,种个地,那真是一个方便。这都是得益于李全顺。”去年2月份,李全顺看到一些村民因为没有合适的农机具而延误了农时,他急在心上,立即决定购买犁耙齐全的大型拖拉机,解决村民耕田的困难。后来,李全顺又发现西高村还有许多面积较小的庄稼田,大型拖拉机进不去,就决定再买一台适合小地块使用的农用拖拉机。50多名村民自发敲锣打鼓的给李全顺送锦旗,衷心感谢李全顺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正说着话,送肥的大卡车直接开到了地头,王新文忙碌起来。20多分钟后,一大车“粪水”便灌进了农田里,空气中弥漫着浓烈的臭味。记者感叹他的辛苦,王新文笑着说:“这方便多了,以前这些农家肥都需要人挑到庄稼地里的,现在水泥路直接修到了地头,大车开进来,上肥、耕种、收获,省去了好多人工。”
记者这才留意到西高村的田间路均是水泥路,虽不太宽敞,但很平坦,村民骑着车子,直接到自己的田间。村民任富荣干完了农活正要回家,她是骑着电动三轮车来田里的,农具放在车上,很是省力。任富荣说:“现在,农田里耕作的大多是年纪偏大的人,扛个锄头、带个铁锨很是不方便。现在好了,道路方便,骑个车就到地里,人不用出大力。”任富荣是个健谈的老人,她指着旁边的一座小房子接着说:“这是我们村的机井房,里面水泵、电路配套齐全。需要浇地,只要拿来钥匙推上闸就行了。过去浇地时,不但需要这家借水泵,那家借电线,还得把水泵、电线、闸刀拉到地里,拉来拽去的,每年最怕的就是浇地,尤其是年纪大的人。”
说起李全顺为村民所办的实事,那真是比树上的树叶还稠,坐在这里说几天也说不完。去年,李全顺出资8万多元为西高村安装的路灯亮起来了,村民再也不用为夜晚出行担心了;西高村的道路因年久失修变得凸凹不平,每逢雨天就会积水四溢,李全顺毅然拿出60万元修建了近900米水泥路,并配套修建下水管道。谁家有困难需要帮助,找到李全顺没有不伸手援助的......
农电改造、机井配套、修路富民,这些直达田间地头的惠民工程,在今年“五一”前夕全部完工。仅今年这三项惠民工程,就投资了近60万元。李全顺说过:村民是杆秤,称我有多重;是否为村民,大家来评定。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勤俭节约,要求别人做到自己先做到
经过了一上午的采访,记者感到口干舌燥,肚子也饿了。看看表已经中午11:50,想起李全顺说中午饭他安排好了,怕他等急,就急急忙忙往公司赶。
到了公司,没见李全顺的影子,也不知道他安排吃饭安排到哪里了。电话联系,李全顺说:“公司是中午12点开饭,还有几分钟的时间,你们到厂里转转,还可以随便采访几个工人。”看看这个李全顺,到了饭时,不招呼客人吃饭不说,还要让记者满负荷工作。索性把吃饭先放一放,来个就地采访,到食堂趁工人吃饭的时间聊聊。
记者来到食堂,工人已经开始陆陆续续打饭了。几个工人端着饭碗坐到了餐桌旁边。他们有的吃卤面,有的吃大米。据工人介绍,他们每天的饭菜不重样,尤其是中午这顿饭,有几样饭菜可以挑选。不过必须按照自己的所需打饭,不能有剩饭,即使真有剩下的饭菜,可以打包带走,也可以存放在食堂的冰箱里,到下顿饭食堂可以免费为你热热了再吃。真是这样的吗?记者有点儿怀疑。
如果确实有饭局,李全顺去外面吃饭时,他也是杜绝浪费,把饭店剩下的饭菜都打包带回来再吃。有人说李全顺傻、憨,自己挣得钱不会花,不会享受生活,他为村民、公益事业慷慨大方,对自己却严格而苛刻。他和工人穿一样的工作服,一起到职工食堂排队吃饭。外来的客人,一律是到食堂吃饭,并且不开小灶,不另外做饭加菜,和工人们一样吃在一起,这样一年就为厂里节约招待费几十万元。这次记者当然和别的客人一样,吃的是李全顺安排好的饭菜:一份大米,一份鸡蛋西红柿。虽然很简单,但却觉得津津有味,如果每个单位都能像李全顺这样,一年全国将会节省下多少钱和粮食?
率先垂范,言传身教,俭省节约,要求别人做到的,首先自己做到。这就是李全顺。
造福乡邻,回报社会,敬老爱幼,全心全意为村民谋福利
下午1点多,记者来到西高村的村子,开始了下午的采访。此时正是午间最炎热人犯困的时候,路上的行人很少,想找几个采访的人,确实有点儿困难。
在一家小商店里,店主昏昏欲睡,当记者问他:“你了解李全顺吗?”他一下子来了精神,站起来说:“你们是来采访李全顺的吧,他可真是个大好人。”自从李全顺当上村官,村里困难户都得到照顾,村民的生活越来越好,村里没有人上访,社会安定,经济发展,计划生育、支部建设等项项工作都走在前面,西高村成为远近闻名的先进村。
从当选村委主任第一天,李全顺就对全村群众公开承诺:“乡亲选我做‘村官’是对我的信任,我不花村上一分钱,不吃村上半两面。请全体村民监督我,发现我有损害村民利益的事,按一万倍处罚我。”
他是这样讲的,也是这样做的。10年来,他没领过村里一分钱工资,没在村里报销过一分钱的差旅费,反而是他把政府发给他的工资分毫不留地分发给村干部,还把政府发给他的奖金分发给村上的五保户。
自从他当上村官后,昔日不起眼的小村庄也发生了日新月异的新变化:
村里面貌变新了,李全顺投资改善村委办公条件,为村里修路、开挖排水沟、安装路灯、亮化美化街道、建设健身康乐园、安装监控器,让村民享受到和城里人一样的生活环境;
捐资助学,李全顺自费设立奖学金,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对村校学习好的优秀学生和考上大中专各类学校的学生分类进行奖励;
给村民办福利,每年中秋节给全村农民发月饼,春节给村民发香油、白糖等食品物品;
给干部发奖金,每年年终都给村干部发奖金,鼓励村干部多给村民服务办实事……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李全顺第一时间在村里、厂里召开“情系灾区、***爱心”动员大会。在公司他个人当场捐资5万元;在西高村他又带头捐资500元;在卫滨区工会抗震救灾活动中,他捐资1000元;之后他又缴纳了200元特殊党费。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地震,李全顺在“情系玉树、爱心无限”当场捐款10万元。
他也确实是一位好儿子。他自己没有爹娘,却把村里所有的老人都当成爹娘进行照顾。据不完全统计,在他当上村官以后和以前的近20年里,先后有300多位老人长期得到过他的照顾,目前被他照顾的还有280位老爹老娘。李全顺常说:“西高村的老爹老娘和我娘一样,他们辛苦一辈子,晚年了,都该享受儿子的孝心啦!”
人心都是肉长的,如今在西高村随便问一位老人,他们都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李全顺对他们的好处。
60多岁的张宗兰等8位老人自发组织老人歌唱队,把李全顺带领老爹老娘外出旅游的事迹编成歌曲《全顺带咱去旅游》,她们在歌中唱道:“走呀走呀走呀走,夕阳足迹遍九州,我们偎着李全顺,日子甜在心头。走呀走呀走呀走,关爱老人唱全顺,热泪满面流。”
她们又编了一首《夸夸咱们的好书记好村长》,她们在歌中唱道:“咱村里有位好书记好村长,时刻刻为咱村民想。全顺自从到咱村,把咱们老人当爹娘,吃的穿的全都发呀,还每人每月发50元零花钱,咱有好书记好村长,欢欢乐乐度晚年。”
诚信经营,做强企业,回报党恩,为政府分忧为党旗争辉
“至今我们公司没有一名业务人员,只有几个接电话的服务员。”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后勤保障人员吴文来介绍说,“我们公司虽然没有业务员跑市场,但实际上却有成百上千的业务员帮我们跑市场,因为质量、信誉和良好的口碑,使公司客户成了我们的业务员,他们会帮助我们义务宣传的。”
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生产的产品是极为普通的镀锌丝、圆钉,仅新乡市周围就有500余家大大小小的同类企业,可想而知,市场竞争是多么残酷。在外部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既要保证产品质量,又要产生合理利润来发展企业,李全顺坚决贯彻企业内部的科学管理,确保质量,杜绝浪费。他重视从进料到出厂各个生产环节的层层把关,把内耗降到最小,把产值达到最大。
“时刻为消费者利益着想,产品不能使用,包退包换,负责往来运费,每件赔偿50元损失,数量不够缺一赔十”,这些承诺更是印在产品包装箱上,以取得消费者的信任。曾经出现过的产品问题,李全顺都如数兑现了承诺,使消费者没有产生任何经济损失同时更是取得了消费者的信赖。消费者指名道姓要李全顺产品,订货电话每天接连不断,提货的客商络绎不绝。公司镀锌车间主任高宝军说,在以诚信办企业原则的坚持下,在处处为消费者考虑和有着长远战略目光的前提下,公司赢得了许许多多销售商和消费者。公司规定把全部货款打到公司账户上,公司才安排生产。销售商和消费者也是如此信任李全顺,全部一次性付款,即使这样产品照样供不应求。
李全顺每天总是很早就到厂区,这儿转转,那儿看看,和早到的员工们打招呼,了解情况。他关心职工,从不拖欠职工工资,超过1天发工资,就给予1%的补偿。他的做法,确实让很多工人吃了定心丸,在公司工作十年、二十年的大有人在。
商海沉浮20多年,全顺企业在做大做强的同时,还创造了巨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作为一个求真务实的农民出身的现代企业家,李全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是农民的儿子,作为拥有数亿资产的企业家,他永远保持着勤劳善良、艰苦朴素、平易近人的作风。他带领全顺人把无限的工作***都投入到了他的全顺事业中,并确立 了“铸造精品王牌,打造百年老店”的远大目标。
河南省全顺线材有限公司生产厂长张祖新说,李全顺在卫滨区工业园区成立河南全顺铜业有限公司,3期共投资43亿元,项目全部投产后,年可增加销售收入121.86亿元,实现利税23.6亿元。
该项目采用世界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设备来自德国、美国、意大利、瑞士,产品填补了国内该领域的空白。企业生产的高精铜箔、集成电路排线、集成电路底板材料等产品用于航空航天设备、导航设备、飞机仪表、军事制导系统、数码相机、液晶电视、笔记本电脑、配套锂电池、新能源电动汽车锂电、手机电脑线路板等电子元件。
该项目上马后,河南全顺铜业有限公司将成为全国铜产品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届时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届时,全顺铜业将以强有力的技术、管理团队以及良好的声誉为依托,不断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定会将全顺铜业办成全国铜产品加工利用的龙头企业。那时将给社会创造更多的贡献,帮助更多的老百姓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当所有喧嚣过后,真正能够被历史所铭记的,还是那些利国利民的人和事。从百姓的口中,得到了一个真实的李全顺。“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只有时刻把百姓的利益放在心上,一切以百姓的意愿为皈依,才能创造出真正的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政绩。